【深论】伫立在这座讲述中国多党合作历史的陈列馆,我们读懂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02 03:48:41 来源: sp20240602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在重庆渝中区,有一条名为中山四路的街道。街道两旁,黄葛树参天,静谧悠然,不少老式建筑沿街展开,走进这条不到一公里的街道,那段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仿佛在眼前重现。这些众多的历史文化旧址,见证着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刻,位于嘉陵江畔的特园便是其中之一。

  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园而修建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我国第一个以中国民主党派历史为主题的红色历史题材类博物馆。经过两年多的扩容升级,今日,它焕然一新,重新开展。

  走入这座全面展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光辉历程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光荣历史的陈列馆,5万余件珍贵史料和文物实物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广大成员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携手奋进、共谋复兴的壮美画卷。伫立在这座从历史中走来、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陈列馆,我们读懂了什么?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因何而来?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特园·康庄。

  自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大门进入,穿过陈列馆,您便能见到两栋联排小楼,这里是特园。

  特园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曾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许多爱国民主人士常常聚集特园共商国是,这里也被董必武称誉为“民主之家”。

  将时间拨回至1939年1月,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正式成立。彼时,因国民党政府限制中共活动,中共中央南方局曾在特园开展统战工作,周恩来、董必武在特园宴请国民党民主派,并邀请民族工商业人士座谈。

  时代潮流的因缘际会,使中国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政治力量汇聚重庆,民盟、九三学社、民建和为民革成立奠定思想组织基础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在重庆相继诞生。其中,民盟和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成立于特园。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展项:三顾特园。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也曾三顾特园,与张澜、沈钧儒、黄炎培、鲜英等爱国民主人士讨论时局,共商大计,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统一战线历史中的一段佳话。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短时间内,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纷纷响应,动身北上,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的序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标志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正式确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党的建设